我是分小萌 1、2、3、4齐步走——央美实验学校小学部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2020-12-31 04:12:44依据《北京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学校以科技月为契机,小学部德育处、少先队大队联合开展“我是分小萌 1、2、3、4齐步走”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召开1次科技月活动动员会,开展2次知识竞赛,每个学生参与3项动手创意比赛,道法教师上好4节垃圾分类知识课。此次活动不仅让全体师生在参与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100%的目标。而且还引领师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道法老师利用道法课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带领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知识面涉及“垃圾分类”的各个方面,包括垃圾的种类、垃圾桶的颜色、垃圾分类标志、垃圾如何投放、垃圾处理现状等等。倡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促使大家在掌握垃圾分类方法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
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选拔赛由各班班主任主持,全校学生参与知识竞答。最后各班分别派出3名代表参加校级抢答赛。比赛按年龄段设置不同难度的竞赛题目,同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PK,得分最高的班级获胜。
赛场上,小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火力全开。比赛过程中认真思考、沉着应答,不仅考验选手们的脑力,更是考验反应力,现场气氛既激烈又紧张。各班参赛选手沉着冷静、才思敏捷,台下的观众同学中也是卧虎藏龙。场上通力合作,场下查漏补缺,抢答赛场可谓是如火如荼,斗志昂扬!最终评出6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
创意DIY
学生们利用家中废弃的物品通过手工DIY的再创作,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呈现出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通过教师评选,来自六个年级近一百件优秀作品参加了展示。这些作品的材质皆为废弃物品,废纸箱、洗衣液塑料桶、旧玻璃瓶、饮料罐、旧瓶盖……孩子们用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变废为宝,做出了各种奇思妙想的小制作,件件展品体现出学生的环保意识。
科学幻想画、书法创作
学生结合日常观察与了解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用毛笔和五彩斑斓的画笔在纸上创作出蕴含着自己的环保理念的绘画书法作品。经过孩子们巧妙的构思以及丰富的想象,勾画出一幅幅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垃圾分类绘画作品。有的是自己垃圾分类的场景,有的是通过环卫工人和宇航员等形象将垃圾分类的画面描绘出来,有的则是用苍劲有力的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传达着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
在我是“分小萌”成果展中,451件优秀绘画和书法作品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参观的同学们抱着“看一看、学一学”的想法,好奇地看着这些独具创意的作品。他们一边称赞这精巧的手艺,一边酝酿着更新的创意。生活中的每一件东西都是那么神奇,只要动动脑动动手他们就不再是废弃物,都能装扮我们的生活。
“我是分小萌1~2~3~4~齐步走”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参与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双手表达热爱美好家园的感情和对未来绿色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并逐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从小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集体,推动社会树立环保意识”。共同建设和谐宜人的生态环境,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为习惯。
撰稿人:梁辰
摄影:刁宇 王燕春
报送时间: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