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研学(四)|探古韵遗风 品千年文明

2024-11-12 03:11:00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西安研学第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有着数不清的文化瑰宝。西安博物院是探索西安深厚历史的生动窗口,作为研学之旅的完美收官,师生们携手共赴此地,亲身触摸历史的悠久脉络。

  西安博物院集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和现代化展馆于一体,拥有小雁塔及11万余件文物、10万册古籍。在讲解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穿越西周至明清,深入了解十三朝古都的兴衰和长安城布局演变,从小雁塔的“三开三合”中感受古人智慧。大家认真聆听记录,探寻文物故事。

 

探寻西安博物院 (1)

 

探寻西安博物院 (2)

 

探寻西安博物院 (3)

 

探寻西安博物院 (4)

 

探寻西安博物院 (5)

 

探寻西安博物院 (6)

 

探寻西安博物院 (7)

 

探寻西安博物院 (8)

 

探寻西安博物院 (9)

 

探寻西安博物院 (10)

 

探寻西安博物院 (11)

 

探寻西安博物院 (12)

 

小雁塔合影 (1)

 

小雁塔合影 (2)

 

小雁塔合影 (3)

 

小雁塔合影 (4)

 

小雁塔合影 (5)-

 

小雁塔合影 (6)

 

小雁塔合影 (7)


 

  中午时分,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踏入了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长安大排档,共同探寻并品尝地道的西安特色美食。这家餐厅以其独树一帜的陕菜风味,精心地为每一位食客重现了昔日长安城的繁华与美食的盛宴。

  一踏入长安大排档,同学们仿佛瞬间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色古香的长安街市之中。餐厅内,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与精致的细节布置相得益彰,每一处都透露着浓郁的历史韵味。悠扬的古典音乐在耳边轻轻响起,更为这场美食之旅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惬意。

 

长安大排档 (1)

 

长安大排档 (2)

 

长安大排档 (3)

 

长安大排档 (4)

 

长安大排档 (5)

 

长安大排档 (6)-

 

长安大排档 (7)


 

  在品尝着各种美味佳肴的同时,同学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餐厅所营造出的浓厚文化氛围。这里不仅有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更有着让人沉醉其中的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整个用餐过程,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熏陶。为期四天的研学活动圆满结束,在这段旅程中,同学们携手漫步于西安古城,共同领略了秦兵马俑的磅礴气势,探访了西安博物院的深厚底蕴,亲手触摸了千年不倒的古建筑群,还品尝了地道的西安特色美食。历史,在这里超越了单调无味的讲解;艺术,则升华成了生动鲜活的体验。同学们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双眼捕捉着每一处风景,将每一次经历都转化为滋养自己成长的甘露。

  “探古韵遗风,品千年文明”,这次西安研学之旅,不仅让同学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储备,更增加了人生阅历。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感悟,怀揣梦想,勇往直前,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学生体会

  初一1班 傅诗晴

  高铁疾驰,千里京陕一线牵。从现代首都北京至十三朝古都西安,我踏上研学之旅。半坡博物馆让仰韶文化跃然眼前,秦始皇兵马俑彰显秦朝雄风,华清池恍若大唐盛世再现,小雁塔则静默诉说着佛教文化与古工匠智慧。

  漫步古城墙,品味长安美食,历史触手可及。此次研学,让书中记载鲜活呈现。铭记过往,展望未来,我将从初中学习起步,脚踏实地,逐梦前行。

  初一2班 江和光

  这次陕西研学之旅,我收获颇丰。最吸引我的是西安的明城墙。明城墙是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古都的安宁。在晨曦中,城墙的轮廓被镀上一层金辉,仿佛是天地的杰作,显得无比雄伟壮观。站在城墙上,我仿佛感受到了将士们的英勇善战,斗志昂扬。旭日东升,我步行于城墙上,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俯瞰四周的景色,高楼鳞次栉比,路上车水马龙,让人感受到古都的独特韵味。

  明城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为国家的安宁建造出如此恢宏的建筑。我们也应该珍惜当下,报效国家。

  初一3班 赵子杨

  这次的西安之旅研学活动富有趣味:我们了解了历史,参加了动手实践活动,还吃到了美食。

  进入秦始皇陵兵马俑,我领略了俑阵地壮观、陶俑的精美。导游叔叔的解说十分精彩:据说这里有5个兵马俑坑,展开的有3个,辅导员老师说4号坑其实就在2号坑前面。但国家后来决定不再继续开发了,以免破坏地下几千年的文物。

  研学期间,有丰富的实践活动,钻木取火最有趣。开始,我对这个活动并不感到特别,直到讲解员老师做示范,那团火燃起的那一刻,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里,瞬间想马上做这个有趣的活动。当小组分配完毕,一切都准备好后,开始钻木取火了。只是不管我们多么努力,火迟迟不烧起来,我们试了一次又一次,小组成员好像都要吵起来了,但是并没有。我们终于发现了原因:我们的分工不太明确,好在纠正回来后,很快就钻出了火。举起火把,看着组员面部激动的表情,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和分工明确是多么重要啊。

  在袁家村,我们见识到各种各样的美食,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有别具一格的炒酸奶、排大队的粉条、喷香的烤羊肉串……最后我们发现,没有一个人能空着手走出袁家村, 这里太热闹太有趣了,同学们老师们都喜欢这里呢。

  这是一次充满趣味的研学,我们收获了知识,体验了实践之趣,品尝了西北美食。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明年此时了。     

  初一4班 陈曦蕊

  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就像一部鲜活的历史书。

  在研学过程中,兵马俑那壮观的军阵让我震撼,每一尊陶俑都有独特的表情和姿态,仿佛能透过他们看到大秦的辉煌。古城墙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漫步其上,我们仿佛穿越回古时。大唐不夜城,灯火璀璨,李白诗篇慷慨激昂,真是一幅盛世气象。    

  在半坡博物馆,我们品味中华文明的发源。走进民俗博物馆,看到一系列精美的民族服饰和传统乐器。继续游览,还有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品和古董家具,这些展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西安的美食也令人难忘,羊肉泡馍等特色小吃是味蕾上的盛宴。

  这次研学,让我对祖国的地大物博,文化底蕴的深厚,有了更深更直观的感受。

  初二1班 陈思学

  满怀期待与憧憬,踏上西安这片土地,四天的研学之旅转瞬即逝,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我深刻感受到西安悠久厚重的历史。半坡遗址里惊叹于古人的智慧,秦始皇陵中震撼于兵⻢俑的壮观;雄伟的明城墙和小雁塔让我领略到古建筑的精妙绝伦,他们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关中⺠俗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馆的丰富藏品,每一件似乎都有生命,仿佛在静静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更让我感受到了⻄安这座古都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而大唐不夜城再现了盛唐的繁华气象,与西安的古建筑融为一体,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这次研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洗礼,更是一次历史的触动,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期待未来与⻄安再次相遇。

  初二2班 马宇桐

  四天的研学旅途终于结束了,活动真实丰富多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钻木取火的活动。

  钻木取火是古人创造出的生火方式。在研学过程中,我们要动手操作钻木取火,材料有:工具,如钻板、钻弓、火绒等。能体会到古人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获取火种的不易。

  看似简单的钻木取火,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只有亲自动手尝试,才能明白技巧和耐心的重要性。就比如要掌握好钻弓的拉动速度和力度,保持钻杆与钻板的垂直,不然绳子会越转越高。还要注意收集和保存产生的灰,太少点不着,太多包不住。

  这一操作让我们懂得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不怕失败,才能取得成功。

  钻木取火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固定钻板,有的负责拉动钻弓,有的负责添加火绒等,每个人都缺一不可。通过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默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心,会更好地解决问题。

  初二3班 刘美赫

  十一月六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带着对历史的好奇与敬畏,踏上了前往秦始皇兵马俑的研学之旅。

  抵达目的地后,我第一眼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陶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它们排列整齐,气势磅礴,仿佛正在等待秦始皇的一声令下,便会奔赴战场。每一尊兵马俑都细致入微,面容各异,有的威严,有的沉思,仿佛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性格。

  生命的能量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在参观过程中,我和同学一起穿越历史云烟,了解一个帝国的崛起,聆听秦帝国往日的辉煌故事,感受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强秦风采,同时,我深深被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所折服。他们不仅创造出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更在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此次研学不虚此行,感谢学校让我们享受了一次酣畅淋漓的历史研学盛宴!

   

  图文提供:初中部

  审核:李晓迅

  报送时间:2024年11月12日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Copyright © 2018 fa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18030521号-1